机械-绿色印刷认证能否打破“垄断”局面?_0

从2010年9月14日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共同签署《实行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这1标志事件开始,我国推动绿色印刷的步伐明显加快。到2011年3月绿色印刷标准已正式实行,随后绿色印刷认证在中小学教材和书刊印刷企业中紧锣密鼓展开。
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大约300家印刷企业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北京地区有30余家,占到10%左右,认证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这也得益于北京地区绿色印刷工程的大力展开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斥资千万推动绿色印刷工程,有效地提升了北京地区的绿色印刷实行进程。
虽然绿色印刷已展开两年之久,认证工作1直在有序的进行着,但也存在着诸多束缚问题,使得绿色印刷认证步履维艰。对印刷企业来讲只有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才能获得从事书刊印刷的资质。书刊印刷市场对印刷行业来讲又是炙手可热的,因此人人都想分得1杯羹。为了进入这1市场,全国很多的印刷企业都想做绿色印刷认证拆迁补偿款三年退款合法吗,这样就导致了问题的出现,那就是目前在做绿色印刷认证的只有中环和国寰两家机构农村拆迁会强拆吗。面对众多的需要认证的企业,根本是做不过来,但是国家为了让绿色认证的市场稳定有序,公平公正,不允许新的机构进入。这样就造成了众多企业完成不了绿色印刷的认证,进而拿不到资质,从而影响企业更好的运营发展。
是1家独大?还是实行开放?绿色印刷认证究竟如何展开才能更加公道呢?目前这类难堪的局面,严重制约着今后工作的陆续展开。
对这类垄断局面,政府也引发了重视。由于进行绿色印刷认证不光是通过即可,企业每年还需要进行复审。所以认证进程相当繁琐,只有两家开放的认证机构根本不可能及时的完成认证工作,认证速度也相当缓慢。不光如此,还有咨询、认证、和年检的费用都不是1笔小的开支,对企业来讲都是投资的本钱。所以面对这类垄断的局面,印刷企业也都会有所抱怨,那么究竟可不可以放开,真实的打破垄断,降落本钱,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呢?其实大家也都会对绿色印刷认证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异议,或是进程繁琐、或是速度慢、或是本钱高、或是认证方向不认同等等。
要想真的做到不垄断,需要从多方着手。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相干的政策,如何确保开放以后,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可以良好进行;其次认证机构要积极的配合,响应政策,真实的做到公平公正;最后就是企业方面要从根本上认清绿色印刷认证的概念和了解进行绿色印刷认证的意义所在。
打破这样的垄断现状,其实不是1朝1夕即可解决的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在认证这条道路上多方努力,不断摸索,调解策略,从根本上改进绿色印刷认证的窘境。